
“300元以下很难买到正品夹克”?从羽绒服的成本和标准看产品的质量
最近,冲锋衣进入了销售旺季。有消费者反映,市场上“300元以下很难买到正品羽绒服”,而一些高端品牌的羽绒服售价高达三四千元。对此,记者了解了夹克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记者调查发现,原材料、面料及辅料、人工构成了制作羽绒服的主要成本。此外,还有设计开发、仓储物流、营销推广、税费等成本。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部主任朱伟表示,不同原材料在羽绒服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同错误的。据夹克制造商最近的评论,鹅绒的成本约占整件服装成本的一半,从35%到70%;鸭绒的成本约占整件服装成本的30%~40%,多则15%~65%。
根据羽绒服工艺的复杂程度和助动词的材质等级不同,羽绒原料成本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大约可以在30%到50%之间。例如,不同的夹克有不同的填充值、款式、尺码、男女款式。轻薄羽绒服的填充量在50g至80g左右,普通羽绒服的填充量在100g、200g左右,l或中长款的填充量在250g以上。
据中国羽绒行业协会对全国重点产区多家优质原料企业报价统计分析,以90%陶氏羽绒国家标准为基准羽绒服方面,近两年普通白鸭绒价格约为每公斤420至550元,普通白鹅绒价格约为每公斤840至1200元。这只是普通合格的价格。如果填充物质量较高,比如高填充羽绒,价格会更高。
朱伟估算,一件羽绒服,假设填充量为90%白鸭,填充量为150克,则羽绒原料成本约为63元至83元。包括顶级材料和人工在内,主要成本在126元至248元之间。考虑到其他成本,一件羽绒服的合理售价大概不低于300元。如果填的多,或者填的是鹅,价格就高一些。
那么,300元以下的冲锋衣会怎样呢?朱伟分析,如果没有质量问题,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几年前的库存产品;填充量较小的轻薄羽绒服100克以上、助动词基本模型、儿童模型;馅料含量达到70%或80%,合格的灰鸭产品(灰鸭价格略低于白鸭)。
由于羽绒是内部填充材料,消费者很难通过肉眼辨别产品的质量和真伪,给假货留下了可乘之机。去年,有媒体曝光下衣“丝代绒”造假,以“丝绒”为名销售“丝”产品。一些非羽绒保暖材料使用“羽绒棉”、“科技羽绒”、“生态羽绒”等名称,欺骗消费者认为是羽绒,从而抬高产品价格。
今年9月,由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组织制定的《水禽丝》及产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旨在推动羽绒产品质量分级,将“羽绒丝”、“羽毛丝”更名为“水禽丝”。因为“水禽丝”不羽绒,避免消费者混淆。同时,有利于规范“水禽丝”的生产加工,保护消费者权益。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国际羽绒羽毛局副理事长姚小曼表示,今年以来,协会聚焦质量问题,通过升级技术、应用全球羽绒追溯系统、与监管部门合作,让羽绒贸易满意,羽绒贸易、打击贸易逆流就是协调贸易逆流,从根源上纠正、解决羽绒家纺产品标签贴标问题,为羽绒家纺行业规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从夹克制造工艺的相关标准来看,pamansw我国的冲锋衣上的aist完全可以与国外标准相媲美,而且很多指标更加严格。
近日,中国消费者质量安全促进会与天方标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国内潮流产品(羽绒服)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报告》。本体系报告对我国与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羽绒服标准体系进行了比较。
我国羽绒产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有不同的产品标准要求,分类也更加细化。但其他国家的产品标准很少,大多是标签标准。只要相关指标不低于标签标称值即可,且标称值不高即可。在羽绒含量指标方面,耗氧量、清洁度、残脂率等重要指标专家表示,体现“含金量”下来,我国的标准优于国外标准。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浙江省平湖市是全国服装生产供应基地和羽绒服供应链中心。 2024年,夹克出货量将突破3亿件,产值将突破500亿元。
今年以来,平湖市市场管理部门以羽绒服质量分级为突破口,联合国内权威检测机构成立了平湖羽绒服产业质量促进中心。它重点关注五个关键指标,因为它们是肉质松软度和蓬松度来进行质量分级。截至目前,首批23家本土企业已有6万余件羽绒服参与分级,为推动全国产品质量分级提供了经验。
国家广告市场监管部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组织实施产品分级质量分级工程,依托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级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等为核心的新的发展优势,防止低价低质的不合理竞争,促进消费增长。
来源:新华社
记者:赵文军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