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10月22日电: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全球媒体纷纷关注本次会议,普遍强调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于未来五年中国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称,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奠定基础。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2026年到2030年将遵循的蓝图。历史已经证明事实证明,中国的科学配方和相继实施的五年规划深刻重塑了全球发展格局。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员尼尔·托马斯表示,中国的规划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 “今天的中国已经超越了1970年代的梦想。无论是在恢复民族自豪感还是确立世界强国地位方面,中国都做到了。”
尼尔认为,西方的经济政策往往受到选举周期的影响,而中国的五年计划目标明确,指导未来发展方向,可以调动全国资源来完成世界经济的发展。
文章特别强调,“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旨在推动中国走在全球创新前列。近年来,中国视频分享应用等成功案例抖音、华为、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都证明了中国创新技术的丰富性。
《欧亚评论》网站题为《中共四中全会彰显对中国道路的信心》的文章指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出了最明确的信号。面对日益增加的经济不确定性,中国仍然对本国发展和战略决策充满信心。
文章指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尽管全球形势动荡,但经济一体化依然强劲,在太阳能和风能、电力工业、绿色金融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文章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历史悠久。与特殊的不同过去,中国经济规划将把重点转向质量、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这种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发展道路进入了新阶段。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不是一种限制,而是符合国家长远目标的战略转变。中国经济对“新生产力”的重视体现了一种理念,即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决定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的是变革而不是投机。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机器人和清洁能源技术正在迅速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基石。
文章预测,中共中央四次全会将为“十五五”规划指明方向,重点关注新产品中国的大市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展现了中国的发展信心和战略决心。
文章强调,中国巨大的市场不仅是中国国内增长的内在动力,也被视为全球公共产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开放态度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共享机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阶段,从传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向数字互联互通、绿色科技、人文交流拓展。中国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不断邀请世界各国分享消费市场的扩大。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不是退出全球化,而是重新定义全球化。高水平的开放意味着中国将注重外资投资的深度和质量加强泛全球合作,寻求促进共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伙伴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再次确认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稳定者和改革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