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篇章,我们的答案”网络思政课在嘉诺大
发布时间:2025-10-20 11:04
“青春篇章,我们的答案”网络思政课在嘉诺大学举办。年轻奋斗者用行走、坚持、改变,写下了时代的答案。 活动现场(记者 陈曦 摄)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曦 10月16日,在国家网信办网络通信局指导下,省委网信办联合举办的“网信思政课主题答疑”活动在江汉大学举行,吸引了全省各地4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打破了 打破传统思政课的单一模式,通过主题演讲、互动教学、茶艺演示、艺术表演等多种形式,打造“走”、“看”、“感受”的金色思政课。通过一系列“热、高、热”的青春故事,鲜明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与时俱进、对祖国负责的精神面貌。活动现场(记者陈曦摄) 行走课堂:在祖国认识“中国现代化” “青年的答案从来不是纸上的空谈,而是脚下的丈量。”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于典以“青春的行走”为主题,分享了新时代思政课从“书本”到“田野”的实践探索。他和来自全国468所高校的学生一起,通过了跨越五省八区的“思政徒步”。金河用镜头记录了新疆的民族融合,在贵州将红色基因融入文化创意,在武汉高质量发展点感受科技脉搏。这种身临其境、以研究为基础的政治研究探寻让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实践。 《驸马》的黄梅戏老师刘舒拉拿下房子后,变身文化课堂,带领来自四大洲的留学生学唱《兑花》。随后,来自埃及的严远、来自智利的司田等留学生用中国古诗词分享了他们对湖北的看法,从“只见长江峡谷”到“飞越南北的一桥”。这种跨文化、有趣的分享,让思政课成为中外之间、心灵之间的桥梁。活动现场(记者陈曦摄)精神接力:从上安岭隧道到亚冠联赛。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刘航动情的讲述,将现场的同学们带回了山安岭的繁华岁月。通过触摸战地护士“王兰”的原型,祖母王庆珍的故事:14岁参军,16岁赴朝鲜。王庆珍在坑道里待了7昼夜,嘴里为伤员吸尿,用生命保护同伴。他对黄继光尸体进行分类的经历让在场的学生感到惊讶。刘航说,他将祖母的信念融入到保障供电第一线,让山安岭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历史叙事与家族记忆的结合,让上甘岭的伟大精神变得亲近又苍白,让红色信仰在故事的共鸣中代代传承。活动现场(记者陈曦摄)从历史之战到今天的比赛,精神接力棒仍在传递。刘艳秋 武汉车谷江大女足茶队队员m,分享了120分钟团战和点球逆转夺冠的喜悦。王霜通过视频向年轻人寄语:“寻找爱情,不要害怕失败,努力前进,最终绽放出青春的光彩。”他们把“先母、团结、努力”的体育精神变成了最生动的教材,展现了模范领导与时代精神的共鸣,激励青少年在任何“赛场”上都保持“不畏艰难”的坚韧毅力。活动专区(记者陈曦摄)创新崩溃:从机器人研发向基本人格和政治分类发起攻击的机器人研发不止一次展示。“科技赋能,智造未来”。“荆楚001号”已进入东风生产线,服务养老场景的机器人已蓄势待发。“机器人交出麦克风、与人握手的场景,让“科技自立、自强不息”不再是口号,而是年轻人可以直观体验、实时互动的生动实践。精密爆炸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全民教授和学生张树同分享了这个团队将先进理论运用到国家重大工程第一线报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