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国际化、技术多元化……借助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11-02 10:44
央视新闻: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10月29日表示,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汽车产业标准建设,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标准化、开放程度。标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2025年以来,我国加快汽车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包括制定自动驾驶系统、集成驾驶辅助等智能网联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安全要求等全球首个标准。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通过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g 标准。 “十五五”期间,将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使用、回收等汽车全产业链的共性体系。同时,标准将引领行业实现技术突破,开展汽车人工智能、固态电池、汽车芯片等前沿技术和产业新生态的标准化研究。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电动电池碳足迹标准,逐步推动核算方法和会计结果国际互认。此外,我国还将进一步提高汽车产业的标准化和开放程度。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装备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要遵循开放、参与、合作共赢的理念,更加积极主动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协调。分享中国在汽车标准化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全球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汽车产业标准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汽车产业标准化提升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汽车标准国际化的多项重要举措一一落实。 2025年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上,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非洲标准化组织汽车技术委员会共同建立“中非汽车标准化合作机制”。该机制将重点关注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等前沿领域。w-carbon技术实现中国工业标准与非洲体系标准的有效对接。此外,中国汽车标准国际中心(曼谷)也宣布成立。这是继日内瓦中心之后,中国在汽车标准化领域的又一重点区域布局。曼谷中心的成立,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汽车仪表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如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还发布了全球汽车标准法规数字平台,这是我国首个垂直汽车标准的大型平台模式。涵盖90%以上行业标准应用场景,包含110余条国外市场准入清单、6000余条原创法规。安铁成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理事长恩特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围绕汽车标准的“发布”,构建了多层次的国际合作网络。在国际协调层面,主导发布了17项国际标准和19项正在研究,并参与制定了一系列联合国技术法规。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正在成为引领汽车行业绿色转型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全球需要制定协调一致的合作机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候任主席哈立德·苏菲表示,中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绿色发展理念使其能够成为引领者,推动创新技术,支持清洁能源,深化全球合作。尤其是在汽车行业等领域,标准化有助于建设更加可持续的未来。新页面显示中国能源汽车出口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结构。在汽车行业标准加速“退出”战略的同时,我国汽车出口呈现出不同的市场格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发布会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52%。其中,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0万辆,同比增长66%。专家表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的背后,市场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 2024年起,我们以俄罗斯市场为依托,逐步向中南美洲、欧洲等市场迈进。造成这一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崔东树 秘书长e全国乘用车市场协会表示,到2025年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突破,特别是对阿联酋、墨西哥、英国的出口实现超增长,特别是中东、英国等市场增长了近50%。这是中国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产品技术线多元化带来的伟大成就。专家表示,目前,欧洲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场所,比利时和英国民众希望购买中国新能源汽车。此外,中东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中阿联酋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也表现强劲。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市场也表现强劲并变得重要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南半球的进口商。